信息來源廣泛的自媒體時代,搶當天新聞頭條難不難?
  網友調侃的某汪姓明星的一系列遭遇證明,新聞頭條不是想搶就能搶到。
  然而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卻充分肯定最高人民法院“搶頭條”的能力。他在最高法10月11日舉辦的人民法院新聞發佈例會制度5周年活動上說:“最高法新聞發佈做得非常好,搶頭條就是用公開完成的。”
  公開審判過程、公開回應熱點、公開解釋文件、公開辦公場所、公開裁判文書、網上公開拍賣……正如白岩松所說,公開是最高法“搶頭條”的不二法寶,而新聞發佈會發揮了重要作用。
  《法制日報》記者瞭解到,最高法自2009年5月實施新聞發佈月度例會制度以來至今,已經召開新聞發佈會97場次,發佈司法文件48次、通報工作進展49次、發佈案例393起,向社會提供了充分信息,發出了權威聲音。
  諸多首次發佈意義重大
  據介紹,實行新聞發佈月度例會制度後,為了實現在輿論高度關註、新媒體迅猛發展的時代向社會公眾精準傳達司法工作的價值追求,最高法進行了有效的新聞策劃和巧妙的議程設置,根據社會關切變化,積極豐富新聞發佈會內容,全面展示人民法院在審判執行、隊伍建設、司法改革等方面的成績。
  第一次在發佈會上集中通報民意溝通的辦理事項;第一次聯合多部門召開新聞發佈會;第一次在京外召開新聞發佈會;第一次邀請網友參加新聞發佈會……97場次新聞發佈會中,每一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些節點意義深遠。
  2013年5月3日,最高法首次採用全媒體直播方式,向社會傳遞發佈會信息。自此,全媒體直播成為最高法新聞發佈會常態。
  2013年7月4日,召開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期間,第一次設立媒體採訪區舉辦專場新聞發佈會,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周強圍繞保障民生、公正司法等公眾關註的熱點話題與記者進行了坦誠互動交流,有效回應社會關切。
  2014年4月,最高法建立典型案例月度發佈制度,有效彰顯人民法院不斷推進司法公開,以公開促公正的鮮明態度。6個月以來,已發佈61起典型案例。
  “最高法新聞發佈工作緊跟時代潮流,緊緊圍繞著推進依法治國、推進司法公正等重要理念發展進程,儘管只有5年,但很好地破解了中國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之間打通關係的要害,與公眾、國際社會互動的特點很鮮明。”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洪磊說,無論是請公眾還是請外國駐華大使、外國駐京記者到最高法來,都體現了現代新聞發佈制度加強溝通中國社會、國際社會的要領。
  全面提供重大案件信息
  2012年全國兩會前夕,浙江金華吳英集資詐騙案被社會廣泛關註。最高法專門召開新聞發佈會,回應吳英案。
  最高法新聞發言人孫軍工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時表示,吳英案案情比較複雜。最高法在依法覆核審理過程中將依照法定程序,認真核實犯罪事實和證據,嚴格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審慎處理好本案。
  孫軍工代表最高法所作出的表態經媒體報道後,迅速在社會上引發積極反響。
  吳英案只是5年來我國法院借助新聞發佈會向社會提供權威信息、回應社會關切的一個典型代表。
  2013年8月22日,薄熙來受賄、貪污、濫用職權犯罪案在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此案不僅國內矚目,國際社會也高度關註。
  薄熙來案新聞發言人、濟南中院新聞發言人劉延傑稱,薄熙來一案共有100多家媒體來到濟南參加庭審。庭審期間,濟南中院召開9次新聞發佈會,數量和頻次上都創造了歷史。
  境內外媒體對於此案如此公開感到意外。
  香港南華早報記者翟琦說,很多國際媒體同行以為,庭審就是走走形式,一天就會結束。但整個庭審的透明度、每天兩場新聞發佈會的規範性,扭轉了國際媒體對中國司法的看法。
  “庭審最後兩天一名外國記者跟我講,庭審的細緻程度遠遠超出他的想象,早知道是這樣就會多帶幾套衣服,不會發生換洗衣服都沒有的事了。”翟琦說,新聞發佈會不僅讓中國人民在每個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和正義,也讓國際社會在每個案件中都感受到中國司法的開放和進步。
  3281名新聞發言人亮相
  “基層法院承擔全國80%以上案件的審理,最貼近民眾、最反映民情,及時有效地回應百姓關切,積極主動地傳播司法理念,基層法院承擔重要職責。我將通過我的工作,做好媒體的橋梁與群眾的紐帶,更好地展現基層法官追求正義、直系百姓得失、公正司法、服務群眾的良好形象。”
  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範君擔任過李某某強姦案新聞發言人,在本次活動中,他和5名其他法院新聞發言人代表全國法院3000餘名新聞發言人閃亮登場。
  記者瞭解到,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國四級法院中有2995家設立新聞發言人3281人,其中最高法1人,高級人民法院51人,中級人民法院445人,基層人民法院2784人。從10月11日起,各位新聞發言人包括聯繫方式在內的信息資料將在中國法院網公佈。
  “全國法院新聞發言人信息的公佈,標志著全國法院新聞發言人隊伍建設初具規模。”孫軍工坦言,法院新聞發言人大多是半路出家,沒有一個人經過專業新聞發言人技巧培訓和訓練。但只要堅持用心溝通,帶著感情發佈信息,就一定能夠贏得新聞媒體和人民群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鳳凰衛視評論員杜平對新聞發言人寄予期望。他認為,法院是社會的仲裁者,公平的體現者,新聞媒體發佈的方式和內容也應該體現仲裁的作用。國內外媒體、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對一起案件的評論和觀感完全不一樣,新聞發言人應該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充分體現國家法制的權威。
  維護舌尖安全美麗風景
  5年來,最高法堅持以案釋法,使媒體和社會公眾通過典型案例,更好地瞭解最高法所發佈的文件內容和工作進展。
  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最高法所發佈的393起典型案例,涉及環境污染、食品安全、毒品犯罪、知識產權、職務犯罪等社會高度關註的方方面面。
  性侵、拐賣、故意傷害等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近年常發多發。2013年10月24日,最高法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關於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併發布3起典型案例,指導各地法院依法從嚴從重處罰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針對社會公眾高度關註食品安全和環境污染的情況,最高法於2013年5月13日和6月18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分別發佈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和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同時發佈的典型案例明確界定行為性質,有效遏制了不法分子頂風作案勢頭,維護了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保護了一道道“最美的風景線”。
  “社會越關註,發佈越及時,解讀越全面。”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主任溫紅彥說,媒體報道的很多中國司法機關審判、執行新舉措、新探索是從最高法新聞發佈會上獲得的,社會關註的疑難複雜案件、法律適用、司法制度改革進展通過新聞發言人和新聞發佈會得到回應,新聞發佈會制度有力推動了司法公開、司法公正,回應了社會關切,實現了司法與輿論的良性互動。
  法制網北京10月12日訊
(編輯:SN08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v68svty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